分享或嵌入這個環景

環景大小:
設定崁入的第一個畫面為環景
設定目前環景位置為起始點
顯示環景名稱及地址

六堆天后宮

屏東縣內埔鄉廣濟路164號

  根據清光緒二十年(1894年)盧德嘉編纂「鳳山縣采訪冊」丁部辭廟記載:「天后宮,在內埔莊街(港西),縣東四十里,屋五間,嘉慶八年鐘麟江倡建,道光二十九年舉人鍾桂齡重修,廟租三十六石。」內埔六堆天后宮,是昭武都尉鍾麟江都嘉慶八年(西元1803年)創建,供奉天上聖母,道光二十九年(西元1849年)舉人鍾桂齡重修,日治時代劉金安等人又曾再修,日治末期,日人推行皇民化運動,天后神像被毀,改祀大麻日神,雖然光復後重建,但是此宮古物已大量散失,十分可惜。 

媽祖為北宋福建湄洲嶼林默娘也,孝感動天,死後被祀為神。明朝時賜為天妃,清康熙賜為天后。因為能保佑先民渡海來台,故以黑臉驅魔就難。六堆天后宮的媽祖,則是二十八歲得道成仙前的少女紅臉神像。媽祖旁立順風耳和千里眼,相傳曾經無禮于媽祖,如今分立兩旁主司通報民生疾苦。 

康熙六十年(西元1721年)發生朱一貴及杜君英民變,事件擴大擾及客家地區。地方人士在天后宮集會,組織六堆義勇抗拒外侮,維護地方安寧。「六堆」之名,於是成為屏東客家聚落的統稱。在內埔天后宮歷經許多次修護的過程中,客家各鄉鎮都能出錢出力,故廟亦以六堆天后宮為名。 

六堆天后宮以天井分出三門殿、拜殿與主殿,為一特殊的「工」字形廟宇建築,前殿、正殿的龍柱,都是單龍雕刻,留有清初的遺風﹔前殿龍虎門前的石枕,不同於一般形狀,是為樸實的長方形﹔正殿中央藏在神桌間的石香爐,仍保有客家古老風俗,在地上立了一塊長形的墊爐石等。拜殿水車堵上的泥塑,四點金柱上的木構瓜桶彩繪,是極高的建築藝術。樸實無華,而又雕工細緻,展現出客家人的純樸性格。 

六堆天后宮左鄰觀音亭及昌黎祠,前方、右側為道路,後方為龍頸溪。平面前後殿間夾拜亭,成「工」字型。面寬九點五公尺,進深十八點五公尺,虎井外側為金爐。天后宮之木構架體系為抬樑式與硬山擱檁式混合法作,風格多樣,在營造手法上共同展現潮、漳等地特色。在臺灣建築中屬少見。方位座北朝南偏西。左鄰昌黎祠與觀音亭。其右側向之面具高矮變化多端的天際線,成為建築突顯標的。 

天后宮正殿懸掛嘉慶年古匾「恩庇水陸」、咸豐年古匾「慈航普渡」、同治年古匾「寰瀛覆冒」。加上「奉憲封建古令埔」、「建造天后宮碑記」、「文宣王祀典引」等古石碑。不僅是清領時期留傳下來的珍貴文物,也可以作為研究六堆發展史最具體而重要的史料。 

康熙六十年(西元1721年)發生朱一貴及杜君英民變,事件擴大擾及客家地區。地方人士在天后宮集會,組織六堆義勇抗拒外侮,維護地方安寧。「六堆」之名,於是成為屏東客家聚落的統稱。在內埔天后宮歷經許多次修護的過程中,客家各鄉鎮都能出錢出力,故廟亦以六堆天后宮為名。